凌晨5點半,夜的黑仍未褪去,位於沙河大街上的金馬國際服裝城外卻已躁動了起來,龐大的服裝批發流水線開始忙碌運作。這流水線似的傳送帶上,隨處可見拉車人。一人,一車。或倚在路邊欄桿上眼含期待地等待著,或行色匆匆地扛拉一個個裝滿衣服的黑色塑料袋走過。
  李敏(化名)夫妻就是這搬運流水線上的一環。他們背著“沙河服裝城貨運搬運服務車隊”藍色馬甲,工號是1×× 。妻子李敏本來在北京的大學里打工,丈夫近幾年一直在沙河服裝市場拉車。因難忍長期分居兩地,一年多前,李敏也來到這裡,和丈夫一起做起了拉車人的行當。而兩人年幼的孩子被放在河南老家。
  夫妻倆住在離服裝城很遠的廣汕路,為了省錢,兩人每天要騎半小時自行車才能到。一般凌晨5點就要起床,如果遇上前一天有客戶預定了要下很多貨的日子,凌晨兩三點就要過來了。每天,手挑肩扛,繁重的體力活都持續到下午3點服裝城關門後。如果哪天客戶較多,要到下午四五點才能下班。為了能存夠精力,夫妻倆晚上10點前便要入睡,無暇做其他兼職。
  辛苦工作換來的收入並不是很高。每件貨物5元,遇到熟客還要打個折。今年服裝市場不如去年景氣,妻子表示一天她只能掙二三十元,而去年生意最好的時候,每天最多也就賺150元。
  除了收入不高,這一行的投入也不是只要有力氣就能進。夫妻倆共用著一件寫著號碼的藍色工作馬甲和拖車,這兩件東西花了他們近2萬元錢。而據瞭解,這就是沙河拉車行當的“入場費”。沒有戴這個號碼的馬甲和拖車,就不是沙河頂合法的拉車工。而客人們為了安心,一般選擇拉車人時也會認這個號服。沒有號服,就沒有熟客。
  可就算買下了一個號碼,也不是一勞永逸了。每個號碼每個月要交管理費。這個費用從每月300元,經抗議後調到了現在的每月200元。每年2400元的這項固定支出對於兩夫妻並不是一筆小數目。他們要合用一個號服,一個拖車,兩人同時開工,才能維持生計。  (原標題:搬運工馬甲 兩萬元一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twiwj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