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月21日電 (記者 楊凱淇)“春節快到了,我們來看看您。”國務院僑辦主任裘援平一踏進謝家麟院士家門,便親切地握住了謝老的手。
  1月21日,裘援平先後來到中科院謝家麟院士、清華大學吳良鏞院士家中走訪慰問,北京市副市長程紅等陪同看望。這也意味著由北京市僑辦聯合相關涉僑部門開展的2014年“首都僑界關愛工程溫暖行動”拉開序幕。
  從生活近況到回國經歷,裘援平一行與兩位歸僑院士相談甚歡。裘援平說,二老不僅僅是大家都很敬仰的大科學家,還是歸國華僑的楷模,為新中國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作為中國粒子加速器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著名加速器物理學家謝家麟於1955年在美國芝加哥醫學中心,研製成功世界上第一臺以高能電子治療深度腫瘤的加速器,並於當年毅然放棄優越待遇回到中國。
  謝老的愛人範緒篯回憶說,當時國內的科研配套設施很落後,許多零件甚至都需要自己找工廠合作,儘管如此,他還是堅持了下來,建成中國第一臺高能量電子直線加速器,並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如今,已經年過九旬的謝老仍在擔任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員,雖行動不便,也要堅持每周去一次研究所。
  “老一輩歸國華僑給年輕一代的出國留學人員做出的榜樣作用是終生的。”裘援平說,他們不計名利、白手起家,參與建設當時一窮二白的中國,“這對國家來講是非常寶貴的,所以我們不會忘記”。
  同為美國歸僑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良鏞,1946年起協助梁思成教授創建清華大學建築系,從事建築教育及城市規劃、建築設計的理論研究與實踐工作。回想起當年回國的經歷,吳老仍記憶猶新。
  “我收到了一封林徽因先生給我的信,上面有她寫的歪歪倒倒的字,看的出是在病床上寫的,信中說,中國各方面百廢待興。”正是這封信,讓吳老下定決心回到中國。
  當時,從美國回中國非常困難,他在路上也吃了不少苦。“下了輪船,走到碼頭,我們領到了一碗熱飯和一根香腸,這就是到了我們中國的國境了,感覺到非常的溫暖。”
  吳老說,當年回到中國,正值而立之年,如今已經92歲了,他認為自己經歷了三個“大時代”:從30歲到60歲,培養、教育建築人才;60歲到90歲,專註於研究事業;從現在開始,將在人居環境科學研究上繼續發光發熱。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裘援平說,雖然吳老已經回國多年,但他的事跡至今依舊傳為美談,自己也很受教育。
  裘援平還介紹說,隨著中國的日益強大,願意回國的海外人才越來越多,他們想為國家做點事情。她也希望相關部門能夠提供便利,讓更多的海外人才能夠回來發展事業。(完)  (原標題:裘援平走訪慰問僑界院士謝家麟、吳良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twiwj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